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水利在行动丨做足“水文章” 创城添动力——静宁县水务局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暨城市更新行动

  • 时间:2021-12-24 08:57
  • 浏览次数:
  • 来源:静宁县水务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全市文明城市创建暨城市更新工作启动以来,静宁县积极投身“创城”工作“主战场”,用足心思做足“水文章”,着眼提高城市居民用水保障,加强城市周边水环境治理,提升城市防洪能力,集中破解全县城乡发展涉水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一是围绕居民用水保障,扎实推进水源工程建设。“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确保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7%以上”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指标。创城工作开展以来,静宁县持续推进供水工程和备用水源建设,逐步形成双水源、环装网供水体系,全面加强县域供水能力和城乡居民用水保障。先后投资4100万元,完成秦安调水和深沟西山2处外县调水工程进行水源切换,更换各类输配水管道406.2公里,新建高位调蓄水池7座,新增供水能力8.09万立方米,全面解决了威戎、仁大和甘沟等6乡(镇)33个行政村1万户4.27万人的饮水问题。静宁县还计划投资8000万元,实施农村供水保障、管网提升改造和引洮对接工程,高效开展引洮水与现状供水工程无缝对接,通水入户,全力保障城区及乡镇群众饮水安全,顺利实现甘甜干净的洮河水早日送到千家万户,力争引洮“圆梦工程”真正发挥效益。 

  二是围绕生态环境修复,不断完善生态管护体系。静宁县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量水而行”作为重要发展理念,坚持上中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加大河湖管护力度,大力保护修复水生态系统,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先后投资2320万元,持续加大河沟治理等水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实施甘渭河曹务镇(田家河桥至店子河段)和高界河(高峰渠首至下坝村段)河堤治理工程,有效提高该河段防洪能力。静宁县还积极落实山洪灾害防治建设资金630万元,开工建成城川镇王家沟高湾沟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有效保护5110亩耕地4675人的防洪安全。 

  三是围绕河湖长制落实,全力打造幸福河湖。“建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包括守住生态环保底线、加强城市河湖管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指标。静宁县对标指标要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全县河湖生态环境面貌得到持续改善。结合换届工作开展,对全县10条河流河(湖)长完成调整,全面建立“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落实河湖管护项目40万元,完成河湖长制工作平台和葫芦河、渝河11处河道视频监控设备安装。因地制宜开展河道治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统筹推进河湖治理,持续做好城市水土保持,全力配合海绵城市建设,扎实解决城市涉水遗留问题,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河湖水系,实现河道长治久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