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扩总量 调结构 提层次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为民办实事项目,制定印发了《2022年省列为民办实事实施方案》、《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增加学位园位实施方案》,明确了年度目标任务、工作责任主体和推进保障措施。在全市教育工作大会上对抓好为民办实事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多次召开党组会议,研究部署、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推进了教育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新期盼。
一是优化布局调整,全力增加教育供给。投入资金3.2亿元,实施“建宿舍、扩食堂、增学位、改厕所”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106个,搬迁了市区6个机关单位,为5所学校改扩建腾挪用地和校舍,探索出了“腾笼换鸟增资源”的新路子。全市共新建改扩建教师周转宿舍86套、食堂52间、厕所32个,极大改善了农村教师居住条件、保障了6200多名师生如厕和1.4万多名农村学生就餐需求;新增城区义务教育学位5600多个、园位2500多个,有效缓解了城区“大班额”、“入园难”等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省卫视、省教育厅对我市全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
二是开展“优教行动”,全力强化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乡村教师补充力度,在分配“特岗计划”、省级公费师范生培养、小学全科型教师招录指标时给予倾斜,优先满足补充招录需求,不断加大教师队伍补充力度。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共招聘签约教师192人,分两批为市直学校提前招聘签约教师50人;“特岗计划”为农村学校引进教师393人。全市教育系统扎实开展教师交流轮岗培训,春季开学以来,已完成当年国培项目4个,共计培训教师618人(次)。遴选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12名,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的庄浪、静宁进行帮扶。
三是加快集团化办学,全力提升均衡水平。市教育局加快中心城区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步伐,积极协调崆峒区和市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全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成立了平凉市中心城区集团化办学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平凉市中心城区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试行)》,通过“强校带弱校”“主校办分校”两种模式成立了平凉一中教育集团等10个教育集团,举行了平凉市中心城区集团化办学揭牌仪式,集团化办学工作全面推进。通过教师互派、中层管理人员轮岗、片区内共同招生等一系列工作措施,着力化解了中心城区“择校热”“大班额”“入公办园难”等突出问题,全面深化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有力地推进了市区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