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日报】庄浪:精准发力打造水土保持生态“新名片”
近年来,庄浪县践行“两山”理念,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累计治理面积900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79%,水土保持率76.3%,县域生态环境实现从“脆弱”到“向好”的历史性改善。
庄浪县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水土流失防治机制,出台相关治理规划,成立县级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县、乡、村三级管护责任,通过“年初签约、年终考核”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倒逼任务落实,形成社会化治理合力。
以“山地梯田化、沟道坝系化、流域生态化、梯田产业化”为思路,实施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创新“山顶乔灌、山弯梯田、埂坎牧草、沟台果树、沟底坝库”的立体治理模式。聚焦坡耕地治理、淤地坝建设等重点工程,在榆林沟等10条小流域建成淤地坝70座,坝控面积208.8平方公里、库容2523万立方米。营造水保林133平方公里、牧草66.7平方公里,封禁治理45.1平方公里,配套建设道路8400公里、拦蓄工程1700余处,生态效益与居住环境实现双提升。
严把项目监督关,定期开展已批复水保方案在建项目跟踪检查,建立监督检查问题台账,加强对平绵高速、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工程等重大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先后开展执法检查370次,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115个,发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15份,依法依规征缴水土保持补偿费2200多万元,争取省级水土保持补偿费使用项目投资116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9平方公里,实施淤地坝“四变”改革工程9座,庙龙沟流域水蚀监测点1处。
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天然林保护和修复等林草生态项目建设为重点,统筹开展城区增绿添景,面山植被覆盖、乡村绿化美化、景观廊道建设行动,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1.15万亩,建成绿化示范村23个,创建省级森林小镇1个,国家森林乡村3个。同时,大力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高标准梯田建设,有效减少土地撂荒、闲置,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0.68万亩,持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如今的庄浪大地,梯田叠翠、沟坝相依、林草丰茂,一幅“山水林田湖草”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