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十年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安全饮水篇:让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

  • 时间:2022-08-26 16:04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日报
  • 字体: [ ] [ ] [ ]
  • 分享:




图片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安全饮水篇

图片



让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英娜/文 姚志强/图





  “吃水不忘挖井人。”66岁的程国义用多年前读书时课本上的一句话表达了自己朴素的情感,他永远也忘不了自来水通进村里时群众欢天喜地的景象。“那么清、那么好的水,翻山越岭流到家里来了,太不容易了……”




崆峒区北杨涧水库(资料照片)。

  庄浪县赵墩乡井沟村,山大沟深、干旱少雨。程国义小时候,村里100多户人,只有五六口井,打到四五十米深才出水,还不能保证全村每户两桶水的用量,更多的群众只能去沟里的“冒眼泉”担水。

  “冒眼泉”里的水全靠前一天夜里积攒,囿于有限的水量,去早了有,去迟了无。群众天不亮就要走很远的山路去担水,有些人家甚至会让小孩守在“冒眼泉”旁,攒一点,舀一点。舀出来的,与其说是水,不如说是黄泥汤更为恰当,即便如此,也要小心翼翼担回家,淀清了烧开了吃。“桶下面淀的泥有一公分厚,水金贵,比油贵。”程国义说,那时候,吃水要算计,用水很吝啬,一年也洗不了几次脚,更不知道洗澡是啥,村里多少辈人都没见过哗哗流淌的清水。

  卧龙乡双河村、水洛镇吊沟村、万泉镇清水沟村……越是缺水,对水的渴望越强烈,从庄浪县众多村庄的命名可见一斑,尽管这些村庄中的大多数既没有河也没有水。

  庄浪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有402道梁峁,2500条沟壑。为了吃上一口饱饭,庄浪人苦战30多个春秋,修成了占全县总耕地面积90%以上的百万亩水平梯田;为了喝上一口安全水,庄浪人祖祖辈辈想水盼水、蓄水引水,实现了“四大水库保障水源,六大水厂高效处理,十大人饮分送到户,全县一张网全覆盖、大联通”。

  庄浪县水利管理总站高级工程师马浩1999年参加工作,见证了从2000年到2020年间,庄浪县农村安全饮水从人饮解困到饮水安全,再到巩固提升的发展和跨越。“三个阶段,是一个没水喝到有水喝,再到喝好水的过程。”马浩说,2015年,庄浪县实现了自来水全覆盖,特别是2016年到2020年,庄浪农村安全饮水四项指标全部达标,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每人每天用水量不低于40升、自来水通到了院落灶台、供水保证率高于95%。

  根据农村安全饮水从最困难地区开始解决的原则,2004年,井沟村群众成了庄浪县最早一批通上自来水的农村用户。2016年,井沟村又享受政策,把输水管道从UPVC管换成了PE管。近几年,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改厕等行动,井沟村群众修起了淋浴间,改建了卫生厕所,乡村面貌大为改观,群众的精气神也得到提振。

  “这都是享受了党的好政策。”井沟村通自来水时,程国义正是村党支部书记。如今虽已卸任多年,仍关注着村里的发展,前几天,他还到花崖湾水厂去看了看。“这个水厂给包括我们赵墩乡在内的全县北部11个乡镇15万人供水,听说是全县农村规模最大的水厂,一天能处理1.3万方水,我看建设很先进,回来给群众一宣传,大家都放心。”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关注农村供水问题,提出“要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不能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凉市接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冲刺清零专项、苦咸水改水、农村水源保障、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累计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57处,千吨万人水厂52处,农村供水管网总长度达4.9万公里,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100%,集中供水率达到99%,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9%,构建起了“从源头到龙头”的规模化、网络化、自供化农村供水保障体系。

  十年间,按照“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的理念,平凉市集中实施大型骨干供水工程,推进新老工程联网配套,加大工程扩网延伸,努力扩大供水范围,不断提升供水保障水平。

  十年间,曾经贫瘠干涸的土地上,一个个供水工程拔地而起,一条条供水管道纵横交错,全市农村用水方式发生历史性变革,广大农村群众吃上放心便捷的自来水,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十年间,源源活水化为乡村发展动力,种植基地果菜根强苗壮,养殖小区牲畜膘肥体壮,生态乡村挣起了“旅游钱”,有了用水保障的群众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踏上了致富快速路。

  从西到东,从南至北,人人共享安全饮水发展成果。




静宁县城196万立方米的调蓄池。 (静宁县水务局供图)

  静宁县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每逢干旱年份,农村生产生活用水面临极大的挑战。随着引洮供水二期配套静宁县城乡供水工程的实施,甘甜的洮河水汩汩流入静宁县,彻底解决静宁县城及21个乡镇40多万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4月30日,工程机械在崆峒区白杨林水库工程建设现场作业(无人机照片)。

  崆峒区白杨林水库工程被列为甘肃省37座小型水库项目,建成后可保障崆峒区北部塬区和中部川区7个乡镇群众人畜饮水和产业发展用水,兼顾白杨林下游灌区农业灌溉用水,发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崇信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巩固提升,不仅实现了群众“喝好水”的目标,还改善了农业灌溉问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日光温室蔬菜、矮化密植果园、西瓜、红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的水利保障。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根据中央安排,“十四五”期间,农村饮水标准将进一步提升,由农村饮水安全转变成农村供水保障。站在新发展阶段,马浩干劲十足,他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多年前庄浪县柳梁镇郝家村通上自来水的那一幕:村里敲锣打鼓,比过年还热闹,一位花白长胡子的老人激动万分,对着电视镜头说,“这真是千古万年也想不到的一件好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